林琴南敬师

林琴南敬师朗读

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,从师读。师贫甚,炊不得米。林知之,亟归,以袜实米,满之,负以致师。师怒,谓其窃,却弗受。林归以告母,母笑曰:“若心固善,然此岂束修之礼?”即呼备,赍米一石致之塾,师乃受。

译文

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人林纾(字琴南,当时是孝廉,清明时对举人的称呼)六七岁的时候,跟随老师读书。老师非常贫困,做饭没有米。林纾知道后,急忙回家,用袜子装米,装满了,背着送给老师。老师生气了,说这是他偷来的,推辞不接受。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,母亲笑着说:“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,但是这样的方式(袜子装米)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?”随即让人准备,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,老师于是接受了。

注释

林琴南孝廉纾(shū):林纾,字琴南,福建阂县(今福州人)。近代文学家,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。孝廉,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。

亟(jí):急忙。

束脩(修):本指十条干肉,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。

呼备:叫人准备。

赍(jī):携带。

从:跟随。

实:装。

负:背着。

谓:说。

却:推却。

乃:于是

固:本来

猜你喜欢

芙蓉城外大江流,多少文澜笔底收。风雅竟能涵万派,丹铅早自定千秋。

才人好事编新语,诗鬼衔恩上选楼。我亦游梁馀赋稿,敢将鱼目混珠投。

()

箪瓢陋巷共希颜,所欲无多未觉悭。富贵暂求春梦里,圣贤长接古书间。

放心渐可消千虑,去执犹须过数关。他日登临同一笑,眼中已小是群山。

()

秋日泊船镡津口,城头高阁风泠泠。潜蛟在涧水常黑,疏雨隔溪山正青。

何人望气求双剑,处士闭门谈六经。文公精舍倚南郭,一荐芳洲蘋藻馨。

()

汉皇遗寺在人间,长使忠臣带泪看。六曲楼台殊壮丽,九天风露愈高寒。

乘舆血污黄金辇,圆殿苔生碧玉阑。利益福田真浪语,当年共想寿而安。

()

发兵每叹白人头,况复艰危历九秋。比景即看在内地,澜沧能免为他愁。

衣冠未许群羌僰,国士终难寄海鸥。叹息祖宗规画远,西南容易弃并州。

()

太行王屋两嵯峨,移置石间痕未磨。指似行人无识者,化身吾恐是夸娥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