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āoshēng

销声匿迹



成语拼音:xiāo shēng nì jì

成语注音:ㄒ一ㄠ ㄕㄥ ㄋ一ˋ ㄐ一ˋ

组成汉字:

成语解释: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

成语出处: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1卷:“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敛迹,惟恐人知。”

成语例子: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,如何肯销声匿迹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八回)

成语正音:“匿”,不能读作“ruò”。

成语辨形:“销”,不能写作“消”。

成语辨析:销声匿迹和“偃旗息鼓”;都含有“不出声响不露痕迹”的意思。但销声匿迹偏重于隐藏;“偃旗息鼓”偏重于“隐秘”;多用于战事。
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;用于人或事物。

歇后语:冬天的蚊子

成语谜语:曲终人不见

成语感情:销声匿迹是中性词。

成语繁体:銷聲匿跡

近义词:无影无踪隐姓埋名销声敛迹

反义词:东山再起死灰复燃抛头露面

英语:all wool and a yard wide(fly low; occultation; disappear from the scene; keep silent and lie low)

俄语:замолкнуть и скрыться(затаиться)

日语:声(こえ)も出(だ)さず姿(すがた)も現(あらわ)さず

德语:sich weder sehen noch von sich hǒren lassen

法语:rentrer dans sa coquille(disparaǐtre de la scène)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