糊里糊涂



成语拼音:hú lǐ hú tú

成语注音:ㄏㄨˊ ㄌ一ˇ ㄏㄨˊ ㄊㄨˊ

组成汉字:

成语解释:认识模糊;不明事理。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。

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?”

成语例子: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。

成语正音:“糊”,不能读作“hū”。

成语辨形:“糊”,不能写作“胡”。

成语辨析:糊里糊涂和“浑浑噩噩”;都有“认识模糊或混乱”的意思。有时可通用。不同在于:①糊里糊涂偏重在强调不明事理;“浑浑噩噩”偏重强调愚昧无知。②“浑浑噩噩”还可形容事物浑浊不清;糊里糊涂没有这个意思。

成语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;指对事物认识不清。

歇后语:七斤面粉调三斤浆糊;水壶熬粥;葫芦里看地图

成语谜语:米汤煮芋头

成语感情:糊里糊涂是中性词。

成语繁体:糊裏糊涂

近义词:浑浑噩噩

反义词:清清楚楚

英语:soft in the head(muddy;be out of one's senses)

德语:wirr im Kopf(geistig durcheinander)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