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ǒzhì

无所不至



成语拼音:wú suǒ bù zhì

成语注音:ㄨˊ ㄙㄨㄛˇ ㄅㄨˋ ㄓˋ

组成汉字:

成语解释:至:到。指没有不到的地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”

成语例子: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下卷:“慈母爱子之心,无所不至。”

成语正音: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成语辨形:“至”,不能写作“质”。

成语辨析:无所不至和“无所不为”都可形容什么坏事都干;到处干。但无所不至偏重于到什么地方都干坏事;“无所不为”偏重于什么坏事都干得出。

成语用法:动宾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
成语谜语:普遍家访;户口普查;家家户户都跑遍

成语感情:无所不至是贬义词。

成语繁体:無所不至

近义词:为所不为

反义词:无恶不作

英语:penetrate everywhere

俄语:нет места,где бы не был(не останавливаться ни перед чем)

日语:至(いた)る所に蕑り込(こ)む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