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挽歌辞·其三

拟挽歌辞·其三朗读

荒草何茫茫,白杨亦萧萧。

严霜九月中,送我出远郊。

四面无人居,高坟正嶕峣。

马为仰天鸣,风为自萧条。

幽室一已闭,千年不复朝。

千年不复朝,贤达无奈何。

向来相送人,各自还其家。

亲戚或余悲,他人亦已歌。

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。

译文

茫茫荒野草枯黄,萧瑟秋风抖白杨。

已是寒霜九月中。亲人送我远郊葬。

四周寂寞无人烟,坟墓高高甚凄凉。

马为仰天长悲鸣,风为萧瑟作哀响。

墓穴已闭成幽暗,永远不能见曙光。

永远不能见曙光,贤达同样此下场。

刚才送葬那些人,各自还家入其房。

亲戚或许还悲哀,他人早忘已欢唱。

死去还有何话讲,寄托此身在山冈。

注释

何:何其,多么。茫茫:无边无际的样子。

萧萧:风吹树木声。

严霜:寒霜,浓霜。

送我出远郊:指出殡送葬。

无人居:指荒无人烟。

嶕(jiāo)峣(yáo):高耸的样子。

马:指拉灵枢丧车的马。

幽室:指墓穴。

朝(zhāo):早晨,天亮。

贤达: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。无奈何:无可奈何,没有办法。指皆不免此运。

向:先时,刚才。

各自还其家:《文选》作“各已归其家”,兹从逯本。

已歌:已经在欢快地歌了。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,不再有悲哀。

何所道:还有什么可说的呢。

托体:寄身。山阿(ē):山陵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255-262

拟挽歌辞·其三创作背景

 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(梁启超、古直两家之说)还是活到六十三岁(《宋书·本传》及颜延之《陶徵士诔》),至今尚有争议;因而这一组自挽的《拟挽歌辞三首》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255-262

2、吴小如 等.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2:598-601

陶渊明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...

陶渊明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酷爱倾银注瓦盆,醉眠蕲簟展波纹。寻春倦跃青骢马,访异同拖白练裙。

谩记鸾笺尘几格,要看象管扫烟云。锦囊拾得诗无数,一炷沈烟透甲薰。

()

千丈丰碑势倚空,风云犹忆下辽东。百年功业秦皇帝,一代文章太史公。

石断龙鳞秋雨后,苔封鳌背夕阳中。行人立马空惆怅,禾黍离离满故宫。

()

少陵花恼便颠狂,天与多情付此郎。宿露园林莺舌乱,暖风庭院蜜脾香。

闲愁几欲萦春事,幽怨还能入醉乡。应断玉楼双望眼,便须催促理归樯。

()

月皎风冷冷,长门次掖庭。玉阶闻坠叶,罗幌见飞萤。

清露凝珠缀,流尘下翠屏。妾心君未察,愁叹剧繁星。

()

仆本多悲者,年来不悟春。登高一游目,始觉柳条新。

杜陵犹识汉,桃源不辨秦。暂若升云雾,还似出嚣尘。

()

万里碧鸡使,叱驭问邛崃。枪旗有烨,川秦奔走送龙媒。好在灵均初度,唤起长庚佳梦,霜月照金罍。寿似武侯柏,香在草堂梅。舞娉婷,斟凿落,沃崔嵬。神尧孙子,向来八九上三台。挂了桑弧蓬矢,便恐彤弓秬瓒,分宝下天阶。归赋梁园雪,试唤长卿来。

()